马达加斯加语(Malagasy
language)马达加斯加的官方语言之一(另一种是法语)。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,分布于马达加斯加本土及邻近诸岛。使用人口逾700万。马达加斯加语和非洲大陆的语言没有亲属关系,而跟婆罗洲南部的马阿尼亚语有近亲关系。基本词汇非常接近,约45%一致。语言学上的证据表明,马达加斯加语是公元初年婆罗洲的商人带到该岛去的。马达加斯加语的主要方言包括:梅里纳方言、贝茨米萨拉卡方言、塔纳拉方言等。自1820年以来,在梅里纳方言(使用人口约500万)基础上形成的标准语,是这个岛国的官方语言。
现代马达加斯加语有6个单元音,2个二合元音,22个辅音。词类界限不很严格,动词有时、态(主动态与被动态)、式(陈述式、命令式)的变化,时借助前缀表示:m表示现在时,n表示过去时,h表示将来时,名词没有性、数、格的变化。基本语序为:谓语在句首,宾语紧跟其后,主语常在句尾,修饰成分须置于被修饰成分之后。马达加斯加语有许多外来词语,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从梵语、班图诸语言(特别是斯瓦希里语)、阿拉伯语、法语和英语引入。马达加斯加语采用拉丁字母.
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西南部,非洲东南部岛国。全称马达加斯加共和国(Madagascar)。人口1900万(2007)。由
18个部族组成,马达加斯加人占98%,尚有少数科摩罗人、印度人,华侨和华裔5万人左右,法国侨民1.8万人左右。马达加斯加语为国语,通用法语。居民信奉基督教(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)的占70%,信奉传统宗教的占20%
,信伊斯兰教的占8%。首都塔那那利佛。
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西南部,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,是世界第四大岛,面积590,750平方千米(包括周围岛屿),海岸线长5000千米。全岛由火山岩构成。中部为海拔800~1500米的中央高原,察拉塔纳纳山主峰马鲁穆库特鲁山海拔2876米,为全国最高点。东部为带状低地,多沙丘和泻湖。西部为缓倾斜平原,从500米低高原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。有贝齐布卡、齐里比希纳、曼古基和曼古鲁四条较大河流。
著名景点迪戈迪雅兹城有世界上最美丽的海岸线,也是世界第二大的海湾。有经典读本《小王子》里象征爱情的猴面包树,柔软洁白的沙滩,世界最小的灵长类动物——指猴,据说最小的只有50克。这个城市富有异域风情,有“乌托邦之国”之称。当时的海盗首领建立了自己的城隅并创立了不分国籍,凡是来投奔居住一律欢迎接纳的制度,以至于当时颇有名气,“乌托邦之国”之名亦由此而来,至今还有当时的遗迹留存。因此,该城是殖民时代建筑和各种风格保留最为全面的城市。
东南沿海由于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,从印度洋上带来大量的水汽,因此,属热带雨林气候,终年湿热,季节变化不明显;中部为低矮的山脉,属热带高原气候,温和凉爽,西部处于背风坡,水汽难以到达,属热带草原气候,干旱少雨。
自然资源丰富。石墨储量占非洲首位
,还有云母
、铀、铅、宝石、石英、金、银、铜、镍、铝矾土、铬、煤等。河流湍急,水力发电潜力很大。森林面积1470万公顷。粮食作物有大米、木薯、玉米等,大米已接近自给。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、丁香、剑麻、甘蔗、花生、棉花等,而其香草(华尼拉)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
。马达加斯加旅游资源丰富,但服务设施不足,政府正作为重点发展,鼓励外商投资。游客主要来自西欧。主要旅游点为贝岛、圣玛丽岛等。
马达加斯加岛上几乎所有的彩色宝石种类都有发现,市场上可见到的品种至少有30多种:祖母绿、红宝石、蓝宝石、金绿宝石、海蓝宝石、铯绿柱石、金绿柱石、各色碧玺、石英类宝石、石榴石类宝石、长石类宝石、磷灰石、堇青石、榍石、黄玉、锆石、欧泊等等……虽然不少矿区发现时间比较晚,但马达加斯加正成为一个新兴但举足轻重的宝石产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