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(Shēnzhèn)与香港山水相连。在短短的27年里,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,人均GDP位居中国(港、澳、台除外)第一,创造了世界城市化、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。
深圳是中国口岸最多和惟一拥有海陆空口岸的城市,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,有着强劲的经济支撑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。深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内地城市第一。到2010年,深圳将建设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、信息中心、商贸中心、运输中心及旅游胜地,将成为现代化的国际性城市。
深圳即将举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。2008年12月7日,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认定为“设计之都”,成为我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。 深圳市位于祖国的南疆,广东省南部,毗邻香港。陆域位置是东经113°46'~114°37',北纬22°27'~22°52'。东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连,西至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、珠海市相望,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,北与东莞市、惠州市接壤。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公里。深圳经济特区是深圳市的一部分,位于东经113°52'~114°21',北纬22°27'~22°39'。深圳经济特区东起大鹏湾背仔角,西至珠江­口的安乐村,南临深圳河,北靠梧桐山、羊台山山脉,面积为327.5平方公里,东西长49公里,南北宽平均7公里,呈狭长形。
深圳市所辖范围呈狭长形:东西长,南北窄。其东西向直线距离,自东宝河口至蛇口半岛南端为
155.2 km,至大鹏半岛最南端为157.2km;其南北向最窄处自北部边界至沙鱼涌海岸的直线距离仅6km。深圳市行政辖区内的土地总面积
1952.84平方千米;2004年全市建成区面积达550多平方公里,位居全国前列。其中,深圳经济特区(以下或简称特区)土地面积327.5平方千米,是除海南省外最大的经济特区。
深圳地势东南高,西北低,多为低丘陵地,间以平缓的台地,西部沿海一带是滨海平原。主要河流深圳河全长35公里。深圳以平原和台地地形为主,约占总面积的78%。北面和东北面多为山地和丘陵,重峦迭翠,有丰富的森林资源。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带有丰富的海产资源。另有少量台地分布于各区。
深圳市全境属珠江三角洲,地势东南高西北低。有三个地貌特征:南部半岛海湾地貌带位于“大亚湾——大鹏半岛——大鹏湾”以及伶汀洋的东部,半岛和海湾的海拔绝对高度相差很大,大鹏半岛七娘山主峰海拔高达867.4米,大鹏湾水深18—24米,构成槽形海湾、陡峭海岸的地貌特征;中部为海岸山脉地貌带,莲花山系延伸到境内笔架山、梧桐山,呈东北至西南走向,向西南一直到香港的大雾山(海拔959米),逼近海岸,主峰梧桐山(海拔943.7米)是深圳市最高点;北部为丘陵谷地地带貌,由茅洲河、大破河、观澜河、龙舟河等10条河流切割,形成低丘降谷地、阶地及台地。 深圳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,风清宜人,降水丰富。常年平均气温24.0℃,无霜期为355天,平均年降雨量1933.3毫米,日照2120.5小时,适合常年开展旅游。 深圳市耕地总资源2446.7公顷,水果种植面积9946.7公顷,林业用地7.97万公顷。盛产龙岗“三黄鸡”、南头荔枝、南山桃、石岩沙梨、金龟桔和龙华方柿等农副产品。栖息、繁衍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有虎纹蛙、蟒蛇、猕猴、大灵猫、金钱豹和穿山甲等;经济价值较大的两栖类动物5种、爬行类动物23种、鸟类30种、兽类33种。 深圳环境保护工作倡导“环境优先,以人为本”的理念,确保让市民呼吸新鲜的空气、喝上干净的水、吃上放心的食物。2006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.7%。主要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98.1%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6.2%。全年达到Ⅰ级和Ⅱ级空气质量天数359天。区域环境噪声达标总面积399.46平方公里。 为鼓励市民参与环保事业,2004年起深圳设立了“深圳市民环保奖”。2006-2010五年间,深圳将投资250亿元,全面开展水、大气、噪声、固体废弃物等十大领域内的294项工程项目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