壮语是中国的大语言之一,使用人口大约2000万以上(包括布依语、岱-侬语)。壮语属于台-加岱语系侗台语族(壮侗语族)台语支(壮傣语支),与泰国语、老挝语、傣族语、掸族语等语言有着十分密切的亲缘关系,国外有学者将壮语称为“北泰”语。壮语北部方言和布依语均属于台语支北部组,壮语南部方言和越南的岱-侬语都属于台语支中部组。另外,泰语、老语、傣语、掸语等组成了台语支西南组。
壮语在壮族聚居的乡村地区和部分城镇仍普遍使用,但壮文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普及;现在散居于部分县城和城市的部分壮族人改以汉语为日常语文,不过城镇壮族在壮族总人口当中比例不大,总体上以壮语为母语的壮族人仍然占壮族人口的九成以上。同时,越来越多的壮族年轻人学会了熟练使用汉语文,成为壮汉双语人口。人民币上印有用壮语文字书写的银行名称和面额。
壮语属汉藏语系中壮侗语族壮傣语支。原称僮语。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。分南部和北部两个方言(每个方言又各分几个土语)。北部方言分布很广,使用人数占壮族人口的70%,北部方言无送气声母,南部方言有送气声母。壮语除单纯声母还有腭化、唇化声母;有
6个元音韵母和9个韵尾。单元音韵母都是长元音,带韵尾时有长短元音的对立。有6个舒声调和2个促声调,促音调往往又因元音长短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调值。壮语没有词形变化。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。名词的修饰语一般在名词后面,只有数量修饰语(“—”除外)在被修饰语的前面,指示词都在句子的最后面。句子中主语在谓语前面,宾语和补语都在动词后面。在没有正式通行的文字以前,壮族人使用一种类似汉字的方块壮字来记录民歌、人名和地名等,但这种方块壮字没有经过系统整理,各地不尽一致。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,1981年修改后全部采用拉丁字母。
壮语,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。使用人口在
1700万以上,是中国使用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语言.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、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、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境内,云南省的开远、元阳、广东省的怀集,贵州省的从江和湖南省的江华等县(自治县)也有分布。各地壮语有不同的名称。广西的中部、西部、北部、东北部和广东连山等地壮族称自己的语言为壮话,武鸣称板话,河池称曼话、凌云、凤山称僚话,德靖、岘广土语区称依话、央话、省话,云南文山和广西龙州称岱话,等等。根据壮语语音特点和词汇差异,可分为北部和南部两大方言,每一种方言内部又分为数个土语区,各土语区基本语词汇相同率在
60%~86%之间。壮语一般有a、e、i、o、u、w(或y)6个基本元音。绝大多数地方复合韵母中的元音有长短的对立。一般有30个声母左右,少的不足20个,多的有40多个。复合声母比较少,除武鸣、邕宁一带有pl、kl、ml之外,其他地方主要是腭化、唇化性质。壮语的韵母分3类:单元音韵母;复合元音韵母;带辅音韵尾的韵母。壮语是有声调的语言,多数地方有8个调,即6个舒声调和2个促声调。壮语中民族固有词的单音节词占优势,多音单纯词较少。有丰富的近义词。合成词有复合式、附加式两类。单音动词、单音形容词可带上摹声绘形的后附音节,以表示不同的性状和程度,加强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。壮语各土语的词汇分类及语法规律相当一致。词汇一般分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、数词、量词、代词、副词.介词、连词、助词、语气词和声貌词等12类。以词序和虚词作为最主要的语法手段。句子成分的基本次序是主-谓-宾-补,定语大多在名词之后,指示代词一般放在修饰成分的最末尾。状语通常在谓语之前,有时在谓语之后。壮语受汉浯的影响较大,吸收了不少汉语词汇和一些语法形式。
壮语北部方言
壮语方言之一,分布在广西的驮娘江、右江、邕江一线附近及其以北地区和云南省的邱北、师宗、富宁、广南(北部)等地。广东连山、怀集等地壮语也属北部方言。使用人口约占壮族人口的70%以上。一般有30个声母左右,大都有r声类。除连山土语外,一般没有送气的清塞音声母。韵母多在
70~80个之间。一般有6个舒声调和两个促声调,很少有调类分化。方言内部一致性大,各土语的语法几乎没有什么差别,民族固有词汇相同率在85%左右。语音稍有差别,但对应整齐。 |